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首页 - 新闻动态    
"水质化学需氧量测定--重铬酸钾国标检测"方法修订之征求意见稿发布
编辑:网站管理员   时间:2015/12/29

自1989年12月25日颁布了水质化学需氧量的重铬酸钾测试法以来,此标准已经使用了26年,很多水质分析人的日常检测工作就是从这个方法开始的。

在运行了26年之后,国家颁布了此方法修订的《征求意见稿》,意味着这种方法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用以测试化学需氧量的国标方法。此意见稿清晰可见,国标正与时俱进地朝着绿色分析的方向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意见稿”中发生的几个显著变化:

 

1、取样量减半

在意见稿的前言中就提出了取样量减半的要求,原先标准中规定采集水样的体积不得少于100ml,对比原来的取样量,此标准要求减半,这样产生的废液量便会大大减少,以此来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2、更加注重操作人员健康

在意见稿的开篇,就用加粗黑体字,对实验操作者的健康予以关注,提出了如下警告:

“本方法所用的试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对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应避免与这些化学品的直接接触。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所用试剂及分析后的样品需回收并进行安全处理。

 

3、专门提出了废液的处理要求

在“意见征集稿”的第十三条中专门提出了有关废液处理的问题,实验室应遵守各级管理部门的废物管理法律规定,避免废物排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废液统一收集,送交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因为产生废液是实验过程的后续环节,且处理已经成为不可回避且急于解决的问题。

 

4、对有毒物质加入量的控制

在“意见征集稿”的前言中提出,在加入有毒物质硫酸汞之前,需要对氯离子含量进行粗判,从而减少有毒物质硫酸汞的使用(硫酸汞用于对氯化物的掩蔽)。在附录A中也对氯离子含量的粗判方法进行了单独的说明。

 

以上是新国标方法意见稿中最显著的变化,可以看出国标的与时俱进与拥抱绿色的决心。

分析工作者承担着水质分析任务的同时,也肩负着“水质守护者”的使命。将“绿色分析”的理念根植于心,而非停留在一纸文书以及研究文献,尽可能减少分析过程带来的二次污染也是制定标准方法的原则之一。



[ 打印 ]    [ 关闭 ]   
   上一篇:环保部发布五项标准 涉及IC、AAS和GC检测方法
   下一篇:新“大气法”通过 环境监测更上一层楼

 
版权所有 北京子午锐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2号1号楼20D-2号
邮箱:sale1718@126.com  电话:+86-10-62915851,13701159871  邮编 :100083
Copyright © 2025 bjzwr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67686号
   
 
华北区:张经理
在线交谈
华南区:丁经理
在线交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