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水管网末梢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使用基于internet的水质综合管理平台,是一个集水质卫生监测传感器、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和远程监控平台为一体的数据信息网络,可24小时不间断将水质数据传输到监控平台。卫生监督部门可以实时掌握卫生水质数据,对水质不符合标准的单位可及时预警并要求其采取控制措施,及时改善水质质量。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有三层结构,底层为传感器层-产生数据,中间为传输层-采集和传输数据,上层为internet水质综合管理平台-展现和分析利用数据,并及时发布报警。 系统采用B/S架构,将数据与操作界面分离,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系统服务器可采用云服务器,亦可采用本地实体服务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系统在服务器中均采用加密存储,保证数据的保真和保密。 2.监测点的布置与选择 水质在线监测点的选择须根据辖区面积、管网分布特点情况、人口数量、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评估后,确定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在举办重大活动中使用在线监测保障的监测点应覆盖活动区域的主管网与末梢水。 部门间应加强协调配合,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在线监测点信息共享。 监测点位的数量,按《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要求:在地级以上城市建设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对消毒剂余量、感官性状等指标进行在线监测。直辖市与省会城市按照15万人口布设一个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点;其他地级市按照20万人口布设一个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点。原则上一个城市的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点最低不少于3个。 3.监测参数的选择 《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中附表19对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提出了参考配置:
为了更能反映本地水质情况,同时考虑本地经济发展情况,水质参数的选择可以根据经济型和实用性原则灵活增配。对于有潜在污染源的点位,建议增加对潜在污染物的实时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