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T 189.1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04-20 发布 2007-11-01 实施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体力作业时劳动强度分级测量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体力作业时劳动强度分级的测量。 2 平均能量代谢率M计算方法 根据工时记录,将各种劳动与休息加以归类(近似的活动归为一类),按表1的内容及计算公式求出各单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计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劳动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时间,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J/min·m2),计算方法见式(1)。 
式中:M——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J/min·m2; Esi —— Tsi—— Erk—— Trk—— T——工作日总时间,min。 单项劳动能量代谢率测定见表(1)。 表1 能量代谢率测定表 工种: 动作项目: | 姓名: 年龄: 岁 工龄: 年 | 身高: cm 体重: kg 体表面积: | 采气时间: min s | 采气量 | | 气量计的初读数 | 气量计的终读数 | 采气量(气量计的终读数减去气量计的初读数) L | 通气时气温 ℃气压 Pa | 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换算系数(查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体积换算表): | 标准状态气体体积(采气量乘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换算系数): L | 每分钟气体体积标准状态气体体积/采气时间= L/min | 换算单位体表面积气体体积·每分钟气体体积/体表面积= L/min·m2 | 能量代谢率: kJ/min·m2 | 调查人签名: 年 月 日 |
每分钟肺通气量3.0L~7.3L时采用式(2)计算。 
式中:M—能量代谢率,kJ/min·m2; x—单位体表面积气体体积,L/min·m2 每分钟肺通气量8.0L~30.9L时采用式(3)计算。 
式中:M—能量代谢率,kJ/min·m2; x—单位体表面积气体体积,L/min·m2
每分钟肺通气量7.3L~8.0L时采用式(2)和(3)的平均值。 3 劳动时间率Rt计算方法 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2~3名,按表2的格式记录自上班开始至下班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应连续记录3天(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应另选正常生产日,重新测定记录),取平均值,求出劳动时间率(Rt)。 
表2 工时记录表 动作名称 | 开始时间 (时、分) | 耗费工时,min | 主要内容(如物体重量、动作频率、 行走距离、劳动体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调查人签名: 年 月 日 |
4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计算方法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见式(5) I=10·Rt·M·S·W ∙∙∙∙∙∙∙∙∙∙∙∙∙∙∙∙∙∙∙∙∙∙∙∙∙∙∙∙∙∙∙∙∙∙(5)
式中:I——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Rt——劳动时间率,%; M——8h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J/min·m2; S——性别系数:男性=1,女性=1.3; W——体力劳动方式系数:搬=1,扛=0.40,推/拉=0.05; 5 肺通气量的测量
肺通气量的测量使用肺通气量计测量,按式(6)换算肺通气量值: Q=(N×A)+B∙∙∙∙∙∙∙∙∙∙∙∙∙∙∙∙∙∙∙∙∙∙∙∙∙∙∙∙∙∙∙∙∙∙∙∙(6) 式中:Q——肺通气量,L; N——仪器显示器显示数值; A——仪器常数; B——仪器常数。 ————————————
|